家装中木工装修完工后及检查请看下文介绍介绍
家装中的木工装修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木工装修要点: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看缝隙大小,看结构形状,看转角和拼花,看柜门开关是否正常,看钉孔是否正常修复。木工验收注意事项及检查请参考以下介绍。
一、家具生产验收点
许多业主选择邀请木工到工地制作家具。虽然这样做成本较高,但他们可以看到制作的全过程,更容易控制家具的形状和风格,而且所创造的家具更能匹配整体家居风格。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木工现场制作的家具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要求整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木工家具的验收要点。
1、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请木工现场制作家具,需要先制作家具设计图。验收时,首先检查是否按图纸制作,其次检查材料是否选用规定的材料,是否以次充好。
2、看缝隙的大小
验收时要注意木工封线、角线、腰线单板的冲缝不超过0.2mm,线夹角缝不超过0.@ >3mm,单板与板材碰撞不超过0.3mm。0.2 毫米。
3、看结构和形状
无论木工的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正确的木工方法应该是笔直、平直;检查弧度和圆度是否平整光滑,除单个外,还要保证多个相同形状的形状一致。应保证木工工程表面平整,无鼓包、破损,对称木工工程应对称。
4、看角落和镶木地板
木工的正常转角当然都是90度,特殊设计因素除外;正确的木地板必须是无缝的或保持均匀的间隔距离。
5、检查柜门开关是否正常
检查柜门时,尽量看其开关是否正常。柜门打开时,应操作方便,无异常声响。
6、看看钉孔修好了没有
吊顶结构中使用的钉子需要在钉孔处涂上防锈漆,木工工程完成后,检查装饰面板的钉孔是否修复。
二、木门窗通过验收
木门窗在家庭装修中常被用作室内门窗。它们虽然不需要面对风雨,但它们的制作安装效果对整体家装效果影响很大,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给后期的使用和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 因此,在木工验收时,要重点检查木门窗。
1、检查门窗外观
要求木门窗表面漆膜平整、光亮,无流痕、气泡、皱纹等质量缺陷,无锈斑、死缝、破损;门窗套所用的木材应与门窗框的木材和颜色相协调,装饰面板与木纹的色差不宜大,树种应相同。
2、检查方形
门窗窗扇要方正,不能翘曲。如果门窗扇与框架的间隙较大,主要是安装时刨平不准或门窗框与地面不垂直,可拆下门窗扇重新规划;如果门窗框不垂直,应在框板上找直的垫片。
3、检查门窗罩的基层
当门窗罩采用细木工板或密度板制作时,应先将底板固定在窗框的底龙骨上,然后再钉线。用手敲击门窗盖的侧板。如果做空鼓,说明底层没有垫细木工板等基础板,应拆下重做。
4、检查门窗铰链
铰链安装位置要准确,安装要牢固。如果合页不直立,门窗扇与框盖不匹配,门窗切换不顺畅。如果合页螺丝短,或者在拧入螺丝的时候,没有拧到螺丝,或者螺丝歪了,都会造成门窗扇被撞坏。
5、检查门窗锁
门窗锁应开锁顺畅,锁在门扇和门框上的两部分应保持一致。锁安装不当会导致门扇开关不舒服。此外,门的开启方向也必须符合要求。
三、木龙骨吊顶验收
木龙骨吊顶施工为隐蔽施工,验收后无需检查。因此,需要在施工中途进行验收。验收要点如下。
1、检查木龙骨的质量
所用的木龙骨应无结节,结节不应大于截面的1/3。横木龙骨截面尺寸应符合要求,小面积吊顶25*30mm,大面积吊顶25*35mm。
2、看看龙骨有没有防火
吊顶的木龙骨必须耐火、阻燃。安装前应涂上耐火漆,油漆必须完全覆盖木头,木头不能暴露在眼睛外。涂料的厚度和涂装方法应符合相应涂料说明书的要求。
3、检查龙骨间距
主龙骨间距不大于300mm,次龙骨间距不大于400mm,悬臂龙骨挑出长度不大于150mm。特殊设计要求按设计要求处理,但必须进行加固。
4、检查安装是否牢固
木龙骨应安装牢固,框架排列整齐、平直,搭接处不得有明显错位或错位。木龙骨吊杆间距不应大于600mm,并应对称布置在水平龙骨两侧。水平木龙骨与盖板接触的一侧必须平整,接缝处副龙骨错位不应大于2mm。
相关阅读
-
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上)
标志着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的完成。统称为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的收尾工作。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一般分为竣工自检和正式验收两个步骤进行。建设单位接到施工单位的交工通知后,在做好验收准备的基础上,竣工自检也称为竣工预检,是施工单位先进行内部的自我检查,为正式验收做好准备。行装饰装修工程的正式验收工作。在施工项目竣工后,项目经理必须按规定向建设单位移交档案资料。至此,整个装饰装修工程的全部过程即告结束。
-
装修工人出入证的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二十五)
装修材料、车辆秩序的管理。负责审批装修图纸及较大工程改动的用户装修项目。装修日期前七天携带装修设计图纸报物业管理中心审核。住户和装修公司须配合物业管理处于开工前签署《装修承诺书》。(11)建设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规定》的其它禁止事项。装修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在进入本物业施工时,必须言语、行为得体。装修单位在施工期间,不得损坏公共设施、设备及物业使用人财产。